iT邦幫忙

2023 iThome 鐵人賽

DAY 1
0
Cloud Native

AWS AI交易室實戰系列 第 1

Day 1 - 現代化的 Serverless

  • 分享至 

  • xImage
  •  

~ 最佳實務是刪除不使用的資源,以免產生額外成本 ~

AWS Focuses

AWS 在去年公告產品策略以擴大延續為主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54748
這家雲端服務巨頭正在努力增強其龐大的基礎架構產品組合的實力,加強對無伺服器技術事件驅動架構改進的開發者體驗可持續性的關注。猜測可能與AWS的企業文化 — 顧客至上有關。在GCP、AZURE的強勢競爭下,AWS決策者決定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良好架構」的應用上。

目前AWS的服務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類別:

基礎結構原件:包括儲存、網路和計算服務(也稱為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這些基礎組件是AWS的基石,為運行應用和服務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

中間件導向服務:這個類別包括網頁伺服器、容器管理器、資料庫、message queue、event broker/bridge(也稱為平台即服務,PaaS)。這些服務提供更高層次的抽象和工具,簡化了在AWS平台上部署和管理應用的過程。

無伺服器:無伺服器模型允許開發者專注於編寫代碼,無需管理伺服器。使用無伺服器計算,您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量支付費用(也稱為功能即服務,FaaS)。它抽象出底層的基礎設施,使應用的擴充和管理變得更加簡單。

一般說來我們會優先使用傳統的思維作法在AWS上建構我們的系統 - 把本地端VM搬上公有雲,此做法簡單暴力收效快速,AWS 提供 EC2 服務的擴充與彈性,搭配原有基礎建設的實力,除了需要在管理方式上做些改變外,上雲後系統的本質是更快更穩定了。

國泰世華銀行揭露3年上雲經驗,分階段已完成10多套系統遷雲,更要朝向多公雲策略發展https://www.ithome.com.tw/news/157921

不過閒置的 EC2 也是要收費的,大量使用 EC2 服務的結果可能成本更高,完全享受不到雲端”按需付費”的優點。

在雲端上建構系統必需要以雲端原生服務的思維思考,通常會傾向於得到一個無伺服器解決方案,而這樣的解決方案通常具備快速且幾乎可無限擴充的特性,並且成本效益高。而那些無法已無伺服器解決的部分,才會需要採用如雲端資料庫或是雲端VM來完成。

培養雲原生思維並不難,以筆者接觸AWS差不多八個月的時間,已經知道很多可以借鏡及學習的網站,原因是官方已有現成提供的龐大且精彩的範例以及社群討論(AWS blog),這裡分享幾個常去的AWS官方的網站:

  • AWS Documentation - 官方的使用說明手冊,參考資料的首選,每個服務分類都有基本的step-by-step的解說,帶領我們上手每一個AWS服務
  • AWS Blog - 收錄了關於最新AWS服務技術的文章,進階資料的首選,文章的品質非常高,對於多個主題有著很深入的討論
  • AWS白皮書和指南 - 商業規劃的首選,很多企業應用案例
  • AWS Workshops - 大量的一日工作坊實戰範例,不過有些必須開通 AWS 實驗帳戶才能使用
  • Serverlessland - 無伺服器應用資料的首選,每篇文章幾乎都有 github 原始碼可以參考

重點描述一下無伺服器的優點

  • 無需管理長期運行的伺服器或應用程式實體
  • 根據需求自動擴展和自動佈建
  • 根據精確的使用量來計費,甚至是零使用量
  • 不同於主機種類大小和數量的性能配置能力
  • 具有隱含的高可用性

順便也講一下個人認為的缺點

  • 門檻稍高,需要發揮創造力架構,需要把已知服務堆疊起來解決問題,同時也要考慮重用性
  • 通常會有使用上的限制,尤其是執行時間
  • 長時間持續高負載的運行可能會比較貴
  • 權限設定比較複雜,多個服務必須也要給予多個適當的權限
  • 系統監控上的考量需要更詳實,因為這部分也必須使用雲服務也是要收費的

持續演進的無伺服器技術:商品化一切,所有的資源都是可以被精準定價收費的

無伺服器服務類別是特別的。它的服務允許您專注於功能價值,而不必擔心運行所需的內容。您可以將無伺服器服務比作一種商品,就像電力一樣:您在需要時隨時使用,不用太多考慮。一段時間以來,無伺服器一直與函數(FaaS,function as service)或 Lambda 同義,但它的範圍迅速擴展到計算以外,包括數據存儲和應用程式整合。

無伺服器技術不斷獲得重視,我們可以從其持續演進中看出。讓我們來看看AWS目前的無伺服器產品組合,以及它如何演進。

大致上來說,我們可以將AWS的無伺服器構建組件分為三個類別:

  • 計算:無需配置伺服器即可運行代碼(Lambda,Fargate)。
  • 數據儲存:存儲對象、文檔、關聯數據和其他數據(簡單存儲服務(S3),DynamoDB,關聯式數據庫服務代理,Aurora Serverless)。
  • (應用)整合:EventBridge,Step Functions,簡單隊列服務(SQS),簡單通知服務(SNS),API Gateway,AppSync。

我們會在這30天中看到這些Serverless服務如何堆疊出一個 AI 雲端交易室

參考資料:
https://www.luminis.eu/blog/the-evolution-of-aws-from-a-cloud-native-development-perspective-serverless-event-driven-developer-friendly-sustainable/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54748


下一篇
Day 2 - 註冊AWS帳號 & 設定成本預算
系列文
AWS AI交易室實戰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